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教學與行政

現在身兼計畫以及背負四個高二班資淺老師的我,在今天被一股穩重的拳頭給敲醒。原本想要居中調節,但是我卻不自量力,搞不清楚老師的胃口以及主任的疏忽,讓我差一點被夾在中間變成砲灰。但是跳出來看,兩邊的說法跟出發點都對,只是角度不對。
而藉由此次經驗,也深深告訴我,教務的事情是需要跟老師協調好,瞭解每個老師的喜好,而並非將事情用「推」的方式,硬逼人接受就可以。而身為教師的我們,請不要用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行政永遠跟教師對立,換各角度來思維,世界會更寬大。
心平氣和才能解決事情,而非讓自己被憤怒蒙上雙眼,這樣看不到事情,只是將事情引發為導火線,傷到自己也傷到別人。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好話好話!

[書籍]村上朝日堂(1)

這是一本令我僅僅看了四頁就有股衝動想要買回家的書。

原本一直很排斥散文的我,在讀了這本書之後(一開始僅僅只是覺得封面很有趣),紮紮實實地對散文有種徹底改觀。首先必須澄清,我並沒有對村上春樹有崇拜感,只要他寫的書我都會大力推,像是之前看完海邊的卡夫卡,其實基本上我覺得我感受並不深,不過我想就算這段話傳進作者的耳朵,他也不會覺得怎樣,因為在此本書中就有意識流出…
在「搬家」即景(1)中,有段文字「我覺得把單純層面的話題想得太深入並不好。例如說喜歡玫瑰花的人感情豐富,喜歡狗的人性格開朗,不可以有這種想法。事情只不過是喜歡玫瑰、喜歡狗而已。不是嗎?希特勒喜歡狗,不過不能說喜歡狗的人全部擁有希特勒的要素吧?」
此段文字打開了我在面對自己喜歡某種事情,甚至應該說是迷戀,不需要而且也根本找不到需要跟別人解釋的原因。因為就是喜歡。
這段文字讓我想到上一篇在寫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心得文一樣,我沒有要強求別人跟我走一段的人生,就如同恩師學長焜爺教導我一樣,「因為人都想要改變人,所以就會有想法的衝突」。我覺得身為教師要教導別人是跟他講我的想法,並且要教會他們可以如同海綿接受他人的講法,就算別人的講法與我們的生活有所排斥,但是應該給予尊重,只要他是有過深思熟慮過。就像我的好朋友涵一樣,我覺得就算沒辦法接受他的說法,但是他不斷反覆的思考,卻是令我甘拜下風之處。
此外,這篇搬家也顯現出,作者的個人風格。而我自己也省思,我的確也想要不斷地換環境來體驗,但是我卻討厭搬家,因為不喜歡改變穩定的生活,因此我選擇旅行。而作者也巧妙地點出一點,他也跟我一樣喜歡穩定,但是卻喜歡搬家。我只能說,真是另類的思維。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化學]酸鹼滴定實驗注意事項

在此,學生常常會做酸鹼滴定的實驗,但是往往都是根據自己的想像,其中的細節如果沒有特別強調,都會被省略。因此就算撥了實驗課給學生,學生只有體驗,卻無法瞭解為何要這樣做,尤其是關於滴定管跟錐形瓶的洗法。

在此,我在講述實驗前,利用畫圖跟學生一一講解實驗中,可能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反過來是否可行的幾個問題。

一、一般而言,滴定管裝的是已知濃度的溶液,錐形瓶裝的是未知濃度的溶液,是否可以相反?

答: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不好。

因為在滴定的過程中,並不知道未知溶液的濃度,因此如果將未知放在滴定管上,如果一直滴定一直滴定都沒有辦法變色,到最後未知溶液用光,如果是真實樣品,就要再進行第二度採樣,但是如此一來所做來的結果就可能會與第一次樣品有所落差。

二、為何裝未知液要用錐形瓶,可不可以改用燒杯?

答:詢問學生國中在做酸鹼滴定時,是否有過「滴下去瞬間有變色,但一搖晃後又消失?」的經驗,如果有,那燒杯跟錐形瓶哪一個搖晃會比較好操作呢?

三、已知未知溶液為鹼性,滴定管所擺的已知酸溶液,是否一定要用強酸,是否可用弱酸?

答:理論上可以,但是實際上這只是自找麻煩。

由於滴定終點要接近當量點,要選用適當的指示劑。如果滴定管裝強酸,底下可能為弱鹼或強鹼,當量點的酸鹼性就只有酸性或中性,因此只要選擇這兩類指示劑進行實驗即可。但若滴定管裝入弱酸,去滴定可能為弱鹼或強鹼的溶液,則當量點就會有酸性、中性及鹼性的可能,造成指示劑的選用會影響到最終實驗結果。

四、滴定管及錐形瓶,在使用前利用蒸餾水沖洗後,是否需要用待裝液潤洗?

答:滴定管裝入的溶液為已知濃度,因此目標為固定濃度,測量體積,因此需要待裝液潤洗。

錐形瓶裝入的為未知,但已量取一正確體積及未知固定濃度,因此目標為莫耳數固定,若用待裝液潤洗,則會改變莫耳數,因此不需要僅利用蒸餾水沖洗備用即可。

[書籍]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此作者同時也寫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老實說,這種關於勵志叫人向上的小說,我一向都是相當排斥。
排斥的原因不外乎說,這些東西都老生常談,何必再談。
但是在讀這本書時,同時我也跟一名學生約談,讓我有感而發。
學生說,他不知道人活著要幹嘛,我問他你最想做什麼,他說他想要以打電動作為謀生工具,但是他也知道這很難,所以他覺得人生真無趣,為何不能自由作自己喜歡的事情。
然後我發現,我要跟他講的話,竟然跟我以前所討厭的老師或大人講的話一樣,什麼人總是要活著啊,人就是要努力找尋自己這種小孩子聽了甚至現在的我聽了都會覺得講到爛的話。
可是我卻藉此知道,我自己並不是因為這些理由才努力工作努力在這個世界上奉獻自己可以奉獻的,可是我卻難以講出來,而當然也不是看完這本書就可以講得出來。
但是我並非不推薦這本書,當然這本書有他的可看之處,但是可以引起我共鳴之處卻頗少。
反而藉此讓我省思,我為何現在走像我覺得不錯的人生道路,但是我卻無法說服他人跟我一樣,還是原本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就是不同,我無法強求別人跟我一樣。
只是,我又隱隱約約覺得我跟某些人的道路是相似的,是朝同一個方向,可是我卻講不出來。
人生是要快樂沒錯,但是同時要有痛苦才會有快樂,因為人就是犯賤,要懂得痛才懂得珍惜。
或許是這樣吧...